風險代理的律師費能否在訴訟中一并支持? 2020-06-02 14:11:29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陶然 【基本案情】 原告某銀行訴被告甲公司及擔保人乙、丙、丁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某銀行因本案訴訟與某律師事務所(乙方)簽訂了《委托代理合同》,并約定:案件實行風險代理,代理費用為3萬元,其中簽署本協議后向乙方預付代理費30%,法院判決后預付30%,剩余代理費根據案件執行回的金額按比例進行支付。協議簽訂后,原告某銀行于協議簽訂之日向某律師事務所支付律師費9000元。后原告某銀行訴至法院,除了要求被告甲公司及擔保人連帶返還借款本金145萬元及利息外,要求承擔律師費3萬元。另查明,原告某銀行與被告甲公司及擔保人乙、丙、丁簽訂的《借款合同》、《最高額抵押合同》均約定,債務人違約時或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應承擔原告某銀行為實現債權所支出的仲裁、訴訟、律師費和所有其他應付費用。 【分歧】 本案中,風險代理的律師費能否在訴訟中一并支持?對此,存在以下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某銀行和某律師事務所約定全部律師費為3萬元,雖先行支付30%的律師費9000元,但《委托代理合同》經雙方舉證質證,且《借款合同》、《最高額抵押合同》均約定律師費由被告承擔。在原告勝訴的情形下,未免訴累,風險代理的律師費應在訴訟中一并支持。 第二種意見認為,風險代理律師費得到支持的條件之一為簽訂《委托代理合同》并實際支付律師費,F某銀行僅支付了9000元律師費,后續律師費實行風險代理,需要根據案件執行回的金額按比例進行支付,處于不確定狀態。故除了已發生的9000元律師費外,后續律師費不宜在訴訟中一并支持,可待實際發生后另行主張。 【管析】 風險代理是指律師事務所在接受委托時,只收取基礎費用,其余服務報酬由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就委托事項應實現的目標、效果和支付律師服務費的時間、比例、條件等先行約定。2006年4月13日《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正式確認風險收費是律師收費的一種方式,確認律師風險收費的合法性。司法實踐中,關于包括風險代理在內的律師費用的承擔問題,鑒于打官司產生的律師費與被告的違約、侵權等導致敗訴的行為之間并無必然因果關系,之前的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基本上不支持敗訴方承擔律師費的主張。 但最高院也考慮到某些案件的專業性和復雜性,通過有關司法解釋,規定了若干情形下,法院可以支持原告主張敗訴的被告承擔律師費的訴訟請求!蹲罡咴宏P于進一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 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的若干意見》(法發〔2016〕21號)對律師費的承擔首次予以明確。第二十二條規定:“引導當事人誠信理性訴訟。加大對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等非誠信訴訟行為的打擊力度,充分發揮訴訟費用、律師費用調節當事人訴訟行為的杠桿作用,促使當事人選擇適當方式解決糾紛。當事人存在濫用訴訟權利、拖延承擔訴訟義務等明顯不當行為,造成訴訟對方或第三人直接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無過錯方依法提出的賠償合理的律師費用等正當要求予以支持”。根據該規定,筆者認為,向對方主張風險代理律師費并得到支持所需滿足的三個條件: 一是在涉案合同中有明確約定。本案中,原告某銀行與被告甲公司及擔保人乙、丙、丁簽訂的《借款合同》、《最高額抵押合同》均約定債務人違約時或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應承擔原告某銀行為實現債權所支出的仲裁、訴訟、律師費和所有其他應付費用。 二是律師費不要畸高,盡量符合當地的律師費標準。根據《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實行風險代理收費,最高收費金額不得高于收費合同約定標的額的30%”。本案中,案涉標的為145萬元,雙方約定風險代理的律師費為3萬元,并未超出合同約定標的額的30%,并無不當。 三是簽訂《委托代理合同》并實際支付律師費。本案中,某銀行因本案訴訟與某律師事務所(乙方)簽訂了《委托代理合同》,雙方約定風險代理,代理費用為3萬元,其中簽署本協議后向乙方預付代理費30%,剩余代理費根據案件執行回的金額按比例進行支付。協議簽訂后,原告某銀行于協議簽訂之日,僅向某律師事務所支付律師費9000元。剩余律師費的計收為附條件的約定,需要根據案件執行回的金額按比例進行支付。因此,原告某銀行為實現本案債權而需要承擔的律師費,尚處于不確定狀態。故原告某銀行除實際支付的前期9000元律師代理費應予支持外,對《委托代理合同》約定了計算方式但尚未實際發生的,不宜在訴訟中一并支持,可待實際發生后另行主張。 綜上,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ㄗ髡邌挝幌到魇∧喜形骱䥇^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