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jfldp"><output id="jfldp"></output></tr>

    <form id="jfldp"><small id="jfldp"></small></form>

      <sub id="jfldp"></sub>
      1. <table id="jfldp"><small id="jfldp"><thead id="jfldp"></thead></small></table>

        刑事律師

        旗下欄目: 刑事律師 立案標準 量刑標準 宜昌刑案
        宜昌律師鄭磊在線

        被害人有過錯在量刑中減刑多少?

        來源:人民法院網 作者:謝斌 人氣: 發布時間:2017-03-09
        摘要:在量刑時,應當根據過錯行為的性質、情節、產生的后果等綜合考慮并結合案情,對于被害人有明顯過錯或重大過錯的,在量刑時從輕的幅度應當在基準刑的20%-30%范圍以內
        一、被害人過錯行為具有的特征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缎谭ā返诹粭l規定,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如果刑事被害人對犯罪的發生存在過錯,是否可以對犯罪分子的量刑予以相應的從輕處罰呢?回答是肯定的。
        被害人過錯是指對被害人實施的誘發犯罪行為人產生犯罪意識或激化犯罪行為的不當行為的否定性評價。被害人過錯是否能成為對犯罪分子量刑的一個因素,在理論界一直存在爭議,下面筆者將對我國司法實踐中被害人過錯行為進行分析,以其更好的把握被害人過錯對犯罪分子量刑的影響。
        被害人過錯在具體犯罪案件表現為多種多樣,既有嚴重的犯罪行為,也有輕微的行政違法和民事侵權行為,并非所有的過錯行為都會影響量刑。被害人過錯行為包含有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和危害后果、侵害法益等客觀方面因素,因此,應該明確具有刑法意義的被害人過錯行為的要件,才能更好以解決作為量刑情節的被害人過錯行為的認定問題。被害人過錯行為具有的特征
        1、被害人過錯行為屬不當行為。被害人的過錯行為是被害人有意識的不當行為。被害人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行為主要有被害人故意的辱罵、尋釁滋事、偷竊、毆打等行為;過失行為主要有被害人的過于自信的行為導致他人人身,財產的損失或者保管財物不當等行為。當被害人的過錯行為成為導致犯罪發生的誘因,即可認為該行為是不當行為。
        2、被害人過錯行為侵害了法益。被害人行為的侵害對象包括人身、財產、人格等權利和利益。侵害的正當法益又可分為一般后果和嚴重后果。如被害人長期吃拿卡要,欺行霸市,因此而引起被告人實施報復犯罪,此種過錯行為雖然侵害法益的一般后果,但是也應在量刑中予以考慮;被害人無故毆打他人的行為,侵害到被告人人身時,而導致被告人犯罪,造成被害人重傷或者死亡后果的,其過錯行為可以成為被告人的量刑情節。
        注意:如果被害人過錯行為侵犯的是被告人的不法利益時,在量刑中不予考慮。
        3、被害人的行為應該具有違法性。行為的違法性通過兩方面因素表現:行為違反的法律和侵害的法益。單獨一個方面無法全面表明行為的違法性,對于同樣是侵害財產權益的行為,應該區分刑事違法性和一般民事違法性。具有量刑情節意義的被害人行為至少應該具有民事違法性。
        4、被害人的行為與被告人犯罪行為的產生存在關聯性。法律上的因果關系都是指行為與行為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主要是一種客觀的聯系。雖然作為量刑情節的被害人過錯行為應該與被告人的犯行在原因或者結果方面有一定的關聯,毫無關聯時不能在被告人的量刑中予以考慮。

        二、被害人有過錯減刑的法律依據。
        被害人過錯行為作為量刑考慮情節的立法依據有:目前關于被害人過錯的法律包括刑法均沒有明確規定,只在相關刑事司法政策以及會議紀要中體現。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法院維護農村穩定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中提出,對于婚姻家庭糾紛、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故意殺人犯罪,適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應當與發生在社會上的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其他故意殺人犯罪案件有所區別。對于被害人一方有明顯過錯或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從輕處罰情節的,一般不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第18條中強調,因被害方的過錯行為引發的案件應當慎用死刑立即執行!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第22條強調,對于因戀愛、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犯罪,因勞動糾紛、管理失當等原因引發、犯罪動機不屬于惡劣的犯罪,因被害方過錯或者基于義憤引發的或者具有防衛因素的突發性犯罪,應酌情從寬處罰。 2009年《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中將被害人過錯作為故意傷害個罪中的常見量刑情節予以確定。

        三、被害人有過錯減刑多少合適?
        被害人過錯行為對被告人量刑的影響:在司法實踐中,被害人過錯行為分為一般過錯和重大過錯,不同的過錯對被告人的量刑產生的影響亦不同。
        被害人的一般過錯:被害人采取違法或不道德手段侵害犯罪行為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一般過錯主要表現為一般的不道德的挖苦、辱罵或者是采取違法的輕微肢體動作。由此引發的犯罪的原因,以一般社會道德標準看,屬于非常輕微或者可忽略不計的,因此在對被告人量刑時,即使是酌情從輕,從輕的幅度也是非常輕微的,一般低于基準刑的10%。
        被害人的重大過錯:主要指被害人實施了違反犯罪行為或者嚴重背離社會道德標準的行為,侵害了被告人或者其親屬的合法的人身、財產權利。主要表現有長期暴力等侵犯人身健康權利的,長期侵犯財產權利的。因此在量刑時,應當根據過錯行為的性質、情節、產生的后果等綜合考慮并結合案情,對于被害人有明顯過錯或重大過錯的,在量刑時從輕的幅度應當在基準刑的20%-30%范圍以內。
        應當注意的是被害人的過錯行為的時間性,如果被害人有過錯行為,但是在過錯行為停止了一定時間后,被告人才實施犯罪行為,那么,我們可以認為被告人具有直接之故意,而不認定被害人存在過錯。
        (作者:謝斌單位:廣西桂林市中級法院)
        責任編輯:謝斌
        宜昌律師鄭磊在線
        宜昌鄭磊律師咨詢

        宜昌法律資訊

        首頁 | 離婚 | 民商 | 刑事 | 賠償 | 咨詢律師 | 宜昌律所 | 律師收費標準 | 宜昌

        宜昌律師在線網(15law.com) 版權所有

        電腦版 | 移動版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精品,A片免费观看,japonensis40—50six
        <tr id="jfldp"><output id="jfldp"></output></tr>

          <form id="jfldp"><small id="jfldp"></small></form>

            <sub id="jfldp"></sub>
            1. <table id="jfldp"><small id="jfldp"><thead id="jfldp"></thead></small></table>